好的,我来帮你系统梳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的核心知识点,涵盖 计算机系统结构、组成部分、工作原理,方便快速理解。
计算机组成原理概览
1️⃣ 计算机系统结构
计算机可以看作由 硬件、软件、用户 三部分组成,其中硬件是核心。
硬件组成:
- 中央处理器(CPU)
- 控制器(CU):负责指令的解码和执行顺序控制
- 运算器(ALU):负责算术和逻辑运算
- 寄存器(Registers):高速存储单元,存放指令、数据和地址
- 存储器(Memory)
- 主存(RAM):存放当前运行程序和数据,读写速度快
- 缓存(Cache):CPU 与主存之间的高速缓冲
- 辅助存储(硬盘、SSD):大容量、速度慢
- 输入/输出设备(I/O)
- 输入:键盘、鼠标、扫描仪
- 输出:显示器、打印机
- 系统总线(Bus)
- 数据总线:传输数据
- 地址总线:传输存储单元或外设地址
- 控制总线:传输控制信号
2️⃣ 存储体系结构
- 存储层次(从快到慢):
CPU寄存器 → 高速缓存(Cache) → 主存(RAM) → 辅助存储(磁盘)
- 特点:
- 速度快,容量小,价格高:CPU寄存器、Cache
- 速度慢,容量大,价格低:磁盘、SSD
3️⃣ 指令系统(Instruction Set)
- 指令类型:
- 数据传送指令:MOV、LOAD、STORE
- 算术运算指令:ADD、SUB、MUL、DIV
- 逻辑运算指令:AND、OR、NOT
- 控制转移指令:JMP、CALL、RET
- 输入输出指令:IN、OUT
- 指令执行周期:
- 取指令(Fetch)
- 译码(Decode)
- 执行(Execute)
- 访问存储器(Memory Access)
- 写回(Write Back)
4️⃣ CPU 工作原理
CPU 按照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工作:
程序在内存中 → CPU 取指令 → 指令译码 → 指令执行 → 结果写回
- 基本组成:ALU、控制器、寄存器
- 处理方式:
- 顺序执行指令
- 可以进行流水线操作提高吞吐量
5️⃣ 流水线与并行
- 指令流水线:将指令分解为多个阶段并行执行
- 典型阶段:取指 → 译码 → 执行 → 访存 → 写回
- 优点:提高 CPU 利用率
- 缺点:可能发生数据冒险、控制冒险,需要插入停顿或使用预测技术
6️⃣ 存储器与寻址
- 存储器按字节寻址:每个地址对应一个字节
- 寻址方式:
- 立即寻址: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
- 直接寻址:指令给出操作数地址
- 间接寻址:指令给出存放操作数地址的地址
- 寄存器寻址:操作数在寄存器中
- 基址+变址寻址:常用于数组访问
7️⃣ I/O 系统
- I/O 方式:
- 程序查询方式(Polling)
- 中断方式(Interrupt)
- DMA(直接存储器访问):CPU 不直接参与数据传输,提高效率
8️⃣ 中断与异常
- 中断:外部事件触发 CPU 暂停当前程序执行,转去处理特定任务
- 硬件中断:由外部设备触发
- 软件中断:程序执行特定指令触发
- 异常: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,如除零、非法指令
9️⃣ 总结
- 计算机组成原理核心:
- 硬件组成:CPU、存储器、I/O、总线
-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:程序存储在内存中,CPU 按指令执行
- 指令系统与执行周期:取指→译码→执行→访存→写回
- 流水线与并行:提高 CPU 吞吐量
- I/O 与中断机制:优化系统效率
学习重点:理解 计算机工作流程和存储层次,掌握 CPU 指令执行与线程/流水线概念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