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,我来帮你整理一份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,涵盖整体概念、分层模型、协议、常用设备及网络安全等内容,适合快速复习。
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
1️⃣ 基本概念
- 计算机网络:由多个计算机及相关设备通过通信介质互联,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换的系统。
- 网络类型:
- LAN(局域网):覆盖小区域,速度快,延迟低。
- MAN(城域网):覆盖城市范围。
- WAN(广域网):跨地域连接,通常通过互联网。
- IP 地址:用于标识网络中的主机,包括 IPv4(32 位)和 IPv6(128 位)。
- MAC 地址:网卡唯一标识符,用于局域网通信。
- 端口号:用于区分主机上不同应用进程(0~65535)。
2️⃣ OSI 七层模型(理论模型)
层次 | 英文 | 功能 | 常用协议/设备 |
---|
7 | 应用层 Application | 提供应用服务 | HTTP, FTP, SMTP, DNS |
6 | 表示层 Presentation | 数据表示、加密 | JPEG, ASCII, SSL/TLS |
5 | 会话层 Session | 建立/管理/终止会话 | RPC, NetBIOS |
4 | 传输层 Transport | 端到端传输,保证可靠性 | TCP, UDP |
3 | 网络层 Network | 路由选择与逻辑地址 | IP, ICMP, OSPF, 路由器 |
2 |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| 物理寻址、帧传输 | Ethernet, PPP, MAC, 交换机 |
1 | 物理层 Physical | 比特流传输 | 光纤, 双绞线, 网卡, 集线器 |
3️⃣ TCP/IP 四层模型(实际应用模型)
层次 | 功能 | 常用协议 |
---|
应用层 | 提供应用服务 | HTTP, FTP, SMTP, DNS |
传输层 | 端到端通信 | TCP(可靠), UDP(不可靠) |
网络层 | 寻址与路由 | IP, ICMP, ARP |
链路层 | 数据帧传输 | Ethernet, PPP, MAC |
4️⃣ 常用协议
4.1 传输层
- TCP:面向连接,可靠传输,三次握手/四次挥手。
- UDP:无连接,不保证可靠性,速度快,适合视频/语音传输。
4.2 网络层
- IP:提供逻辑地址和分组转发。
- ICMP:网络诊断(ping、traceroute)。
- ARP:IP 与 MAC 地址映射。
4.3 应用层
- HTTP/HTTPS:网页访问,HTTPS 加密通信。
- FTP/SFTP:文件传输。
- SMTP/POP3/IMAP:电子邮件发送与接收。
- DNS:域名解析。
5️⃣ 网络设备
设备 | 功能 |
---|
集线器(Hub) | 物理层,广播转发数据 |
交换机(Switch) | 数据链路层,根据 MAC 地址转发 |
路由器(Router) | 网络层,负责不同网段之间路由选择 |
防火墙 | 控制访问策略,提高安全性 |
网关(Gateway) | 协议转换,实现不同网络互联 |
6️⃣ IP 与子网
- 子网掩码:划分网络和主机位,例如 255.255.255.0。
- CIDR 表示法:例如 192.168.1.0/24。
- 广播地址:用于局域网内所有主机通信。
- 私有 IP:10.0.0.0/8, 172.16.0.0/12, 192.168.0.0/16。
- 公网 IP:全球唯一,需要 NAT(网络地址转换)访问互联网。
7️⃣ 常用网络命令
命令 | 功能 |
---|
ping | 测试网络连通性 |
traceroute / tracert | 路径追踪 |
ipconfig / ifconfig | 查看网络配置 |
netstat | 查看端口与连接状态 |
nslookup / dig | DNS 查询 |
8️⃣ 网络安全基础
- 防火墙:控制进出网络流量。
- NAT:隐藏内网 IP,提高安全性。
- VPN:虚拟专用网络,安全远程访问。
- SSL/TLS:数据加密传输。
- 入侵检测/防御系统(IDS/IPS)。
9️⃣ 总结
-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交换的基础,理解网络分层、协议和设备是核心。
- OSI 模型用于理论分析,TCP/IP 模型用于实际应用。
- TCP/UDP、IP、DNS、HTTP 等是日常开发和运维中必须掌握的协议。
- 掌握子网划分、常用命令和网络安全基本概念,对排查问题和设计系统非常重要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