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,这几个变换(FT、FS、DFT、DTFT、DFS、FFT)名字看着很像,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套**“连续 ↔ 离散” + “时域 ↔ 频域”**的家族谱。
我给你从物理概念到数学定义,再到它们的联系画一个完整的思路,这样你不光能背下来,还能真正理解。


1. 家族成员简介

名称全称适用对象结果域特点
FTFourier Transform 傅里叶变换连续时间、非周期信号连续频率最基础的“时域→频域”
FSFourier Series 傅里叶级数连续时间、周期信号离散频率周期信号可分解成若干谐波
DTFTDiscrete-Time Fourier Transform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离散时间、非周期信号周期连续频率频域是 2π 周期的连续函数
DFSDiscrete Fourier Series 离散傅里叶级数离散时间、周期信号离散频率本质上是 DTFT 的采样版
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离散傅里叶变换有限长离散信号(假设周期延拓)离散频率数值计算可实现
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 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方法离散频率计算 DFT 的快速算法(复杂度 O(NlogN))

2. 信号分类维度

傅里叶理论的分类,主要看两个维度:

  1. 时间域是连续还是离散
  2. 信号是周期的还是非周期的
时间域周期性对应变换
连续时间 + 非周期FT
连续时间 + 周期FS
离散时间 + 非周期DTFT
离散时间 + 周期DFS

3. 它们之间的关系

可以用一张逻辑图表示:

连续非周期 (FT) <——采样时间——> 离散非周期 (DTFT)
     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↑
 周期化时间 (FS) <——采样时间——> 离散周期 (DFS)
  • FT ↔ FS:周期化信号的 FT → 变成 FS(频域离散化)
  • FT ↔ DTFT:时间离散化(采样)→ 频域周期化
  • DTFT ↔ DFS:时间再周期化 → 频域再离散化
  • DFT:实际上就是 DFS,但加上“有限长截断 + 计算实现”
  • FFT:只是 DFT 的高效算法

4. 从 FT 到 DFT 的过程(四步走)

  1. 连续非周期(FT)
    X(f)=∫−∞∞x(t)e−j2πftdtX(f) = \int_{-\infty}^{\infty} x(t) e^{-j 2\pi f t} dt
  2. 时间周期化 → FS
    周期信号 xT(t)x_T(t) → 用谐波表示
  3. 时间离散化(采样)→ DTFT
    X(ω)=∑n=−∞∞x[n]e−jωnX(\omega) = \sum_{n=-\infty}^{\infty} x[n] e^{-j \omega n},频域变成 2π 周期
  4. 时间有限长 + 假设周期延拓 → DFT
    X[k]=∑n=0N−1x[n]e−j2πkn/NX[k] = \sum_{n=0}^{N-1} x[n] e^{-j 2\pi k n / N}
    这就是计算机能做的

5. 核心记忆口诀

时域采样 → 频域周期化
时域周期化 → 频域采样化
有限长离散信号的 DFT = 假设它是周期的 DFS
FFT 只是计算 DFT 的快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