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 Dify(Data + AI + Workflow)系统架构概览,它是一个用于构建、部署和运营 AI 应用的平台(特别是基于 LLM 的应用)。👇
🧩 一、总体架构概览
Dify 的系统架构一般可分为 四大核心层次:
| 层级 | 名称 | 功能简介 |
|---|---|---|
| 1️⃣ | 前端层(Frontend Layer) | 提供 Web 控制台(App Studio / Playground / Dashboard),用于配置模型、构建工作流、管理数据集和观察运行情况。 |
| 2️⃣ | 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 | 提供 AI 应用运行逻辑,包括应用编排、工作流引擎、对话管理、Prompt 模板、变量注入等。 |
| 3️⃣ | 服务层(Service Layer) | 管理 AI 服务、模型适配、嵌入服务(Embeddings)、向量数据库、工具调用、插件系统等。 |
| 4️⃣ | 基础设施层(Infrastructure Layer) | 包含数据库、向量存储、对象存储、缓存系统、API 网关与认证服务。 |
🧠 二、核心模块说明
1️⃣ 前端模块
- Dify Console(管理界面)
- 技术栈:React + TypeScript + TailwindCSS
- 功能:应用管理、Prompt 编辑器、数据集标注、对话模拟、模型参数配置。
- 可视化的 LLM App Builder(拖拽式 Workflow 编辑器)。
2️⃣ 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
负责执行 LLM 应用的逻辑,包含以下子系统:
🧱 Application Runtime
- 负责 LLM 应用的运行时执行,包括:
- Prompt 渲染与变量替换
- Workflow 执行引擎(支持条件、循环、工具节点)
- 多模型调用与上下文管理
- 提供统一的 App API 接口(供外部系统调用)。
🧮 Workflow Engine
- 编排 LLM、工具、API 调用的执行流。
- 支持:
- 条件逻辑(If/Else)
- Loop 循环
- 多节点依赖执行
- 状态追踪与可视化运行轨迹
- 技术基础:异步任务 + 状态机机制。
3️⃣ 服务层(Service Layer)
⚙️ LLM Provider Service
- 管理多种模型接入(OpenAI, Anthropic, Azure, Ollama, etc.)
- 通过统一接口实现:
- 文本生成(chat/completion)
- Embedding
- Function Calling
- 多模型负载均衡与限流策略
📚 Dataset & Vector Store Service
- 支持多种向量数据库:
- Milvus, Weaviate, Qdrant, Pinecone, PostgreSQL (pgvector)
- 功能:
- 文本切片、Embedding、存储、相似度检索
- 用于 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)场景。
🧩 Tools & Plugins
- 提供外部工具集成接口:
- Web Search, Calculator, HTTP Request, 自定义 API 调用。
- 支持 Python Function Tool(允许自定义逻辑代码运行)。
4️⃣ 基础设施层(Infra Layer)
| 模块 | 技术选型 | 功能 |
|---|---|---|
| 数据库 | PostgreSQL / MySQL | 存储用户数据、应用定义、任务状态 |
| 缓存 | Redis | 任务队列、状态缓存、速率控制 |
| 对象存储 | MinIO / AWS S3 | 存储文件、上传素材、导出内容 |
| 消息队列 | Celery / RabbitMQ | 后台异步任务执行 |
| 模型服务接口 | HTTP + RESTful API | 与外部 LLM 服务通信 |
| 鉴权系统 | JWT + OAuth2 | 用户认证与 API 调用授权 |
🪄 三、典型数据流(请求流程)
一个 LLM 应用从用户输入到输出的完整流程:
用户输入 → Web 前端 → App API → Workflow Engine
→ 调用 LLM Provider → 获取结果 → (可选)向量数据库检索
→ 格式化输出 → 返回结果到前端
在 RAG 应用中,流程会增加:
用户问题 → 检索向量数据库 → 生成上下文 → Prompt 拼接 → 调用模型 → 返回增强回答
🔐 四、安全与可扩展性
- 多租户支持(Multi-tenant)
每个用户(或团队)有独立的数据与配置隔离。 - API Key 管理
用户自带模型 Key 或使用系统统一代理。 - 插件化架构
新模型、新工具、新存储可快速注册接入。 - 异步扩展
Workflow 节点异步执行,支持高并发。
🧭 五、部署架构
Dify 支持多种部署方式:
| 部署方式 | 说明 |
|---|---|
| Docker Compose | 官方推荐,适合开发和小规模部署 |
| Kubernetes (Helm) | 企业级部署方式,支持水平扩展 |
| 云托管(Dify Cloud) | 官方 SaaS 平台,无需自建 |
📊 六、架构图(简化示意)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Dify Console │ ← React Web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│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Application Service │ ← FastAPI / Python
│ ├── Workflow Engine │
│ ├── Prompt Manager │
│ ├── Dataset Service │
│ └── Tool Manager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│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LLM Provider Gateway │ ← OpenAI / Claude / Ollama
│ Vector Store / Redis / DB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🔗 七、参考资料
- 📘 官方文档:https://docs.dify.ai
- 🧱 GitHub 开源仓库:https://github.com/langgenius/dify
- 🧩 部署指南:https://docs.dify.ai/getting-started/install
- 🧠 架构图与设计理念(社区讨论):https://github.com/langgenius/dify/discussions
发表回复